《立夏时节》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5月5日 - 7日交节。
立夏的到来,标志着孟夏时节的开始。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45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 - 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进入了立夏节气,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连绵的阴雨不仅导致作物的湿害,还会引起多种病害的流行。
立夏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在南方,人们有吃立夏饭的习俗。立夏饭是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俗称“五色饭”,后演变为倭豆肉煮糯米饭,菜有苋菜黄鱼羹,称吃“立夏饭”。人们还会在立夏称体重,传说立夏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这一习俗蕴含着人们祈求健康的美好愿望。
从物候现象来看,立夏有三候。“一候蝼蝈鸣”,蝼蝈开始在田间鸣叫,它们的叫声仿佛是在向世界宣告夏天的到来。“二候蚯蚓出”,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随着阳气的渐盛,蚯蚓也从土里钻了出来。“三候王瓜生”,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这些物候现象反映出立夏时节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物类的应季变化。
立夏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节气,它不仅是季节的转换标志,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