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起卦方法》
易经起卦是探索事物发展变化趋势的一种古老方式,有着独特的内涵和多种方法。
其中一种常见的是蓍草起卦法。准备五十根蓍草,先取出一根不用,代表太极。然后将剩下的四十九根任意分成两份,象征天地两仪。从右边一份中取出一根,夹在左手小指与无名指之间,这代表人。接着以四根为一组,分别数左右两份蓍草,将余数取出,剩余的蓍草再重新混合,如此重复三次,最后得出的数字组合对应不同的卦象。这种方法操作较为复杂,但有着深厚的传统意义。
简易的起卦法如数字起卦。可以根据自己看到的两个数字,比如时间的时分、门牌号等。第一个数字除以八取余数,对应先天八卦的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确定上卦;第二个数字同样除以八取余数确定下卦。再将两个数字之和除以六取余数确定动爻。
还有铜钱起卦法。取三枚相同的铜钱,双手合握,心中默想所问之事。然后将铜钱轻轻抛出,观察铜钱的正反面。正面为阳,反面为阴。如果三枚都是正面,为老阳,记为“O”;三枚都是反面,为老阴,记为“X”;一正两反为少阳,记为“—”;两正一反为少阴,记为“ - -”。如此抛六次,就可以得到一个六爻卦象,包含动爻的信息,通过对卦象的解读,便能得到关于事物发展的启示。易经起卦法蕴含着古人的智慧,虽不能等同于现代科学,但在文化和哲学意义上有着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