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崇明喜事不断、大事连连区融媒体中心评选出十大新闻
一、第十届中国花博会盛大举办
经过326天全力申办、1140天精心筹办,以“花开中国梦”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花博会,今年5月21日至7月3日在崇明盛大举办,历时43天。本届花博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举办的花事盛会,也是首次在岛屿上、乡村里、森林中、初夏时举办的花博盛会,创下了众多花博历史之最,引进了189个参展主体、180个室外展园、64个室内展区,展示了全世界3000多个花卉品种,首次实现港澳台全部参展花博会展园和展区,创新引进了12个上海国际友城、10个中外著名园艺大师、20个国际花卉龙头企业、14个中外知名企业冠名花园参展,国际展园总数达到40个,吸引入园人数总计212.6万人次,主流网络线上观赏花博会2408万人次,创造了园区规模最大、展园数量最多、会展时间最长、国际参展最丰富、办展水平最高的花博会历史。
二、崇明主要交通设施完成升级改造
抓住花博会举办契机,提升交通设施能级。陈海公路东段、崇明大道、建设公路、北沿公路等道路新建和改建工程先后竣工投入使用,优化了崇明内部交通组织,完善了“四横七纵”骨干路网系统,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G40国道长兴岛出入口新增匝道、服务区改造扩容工程竣工投入使用,提高了交通服务效能。新建城桥镇嵊山路新能源公交停车场、长兴公交车辆保养场,升级改造堡镇汽车站、南门候船室等,交通配套设施得到了改善。
三、全市最大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安置项目启动建设
1月18日,全市规模最大的农民相对集中居住项目在崇明启动建设,总建筑面积约43.25万平方米,可安置3000多户农民。该项目位于城桥片区港西3号地块,小区内配置约7000平方米的商业和配套服务用房,建有约9000平方米的助老中心,设有社区卫生、助老餐点、日间照料、陪医代办等助老服务。
四、一批国际领先的高科技农业项目竣工投产
上半年,一批国际领先的高科技农业项目在崇明竣工投产。恒大·上海高科技农业基地项目总投资17亿元,建设17.5万平方米世界顶级水准的高科技智慧温室,实现全天候全季节种植。由由中荷现代农业创新园总投资5.6亿元,建成后每天生产上市优质蔬菜40吨。正大崇明300万羽蛋鸡场项目总投资8.41亿元,投产后年产鸡蛋8亿枚。上海崇明智慧生态花卉园项目总投资2.22亿元,预计实现年产销花卉种苗2亿株,精品盆花1000万盆以上。
五、中船二期工程开工建设
1月4日,中国船舶长兴造船基地二期工程开工,整体建设面积431.8公顷,计划投资180亿元。该工程对加快推动上海长兴岛海洋装备基地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建成后将大力推广智能化生产线和绿色造船技术,努力打造成世界先进的集总装集成、系统模块、核心配套、生产服务等为一体的全要素产业基地。
六、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农业与生态学院落户崇明
6月30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崇明区人民政府和上海交通大学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共同建设“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农业与生态学院”。学校将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计划重点建设种业创新研究中心、城乡生态研究院等研究机构,设置智慧农业、设施农业科学与生态学等专业,建设自然资源与环境生态科技馆、动物诊疗实习医院等创新平台和展示基地,打造世界一流大学。
七、长兴横沙结束无综合性医院的历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长兴分院(上海市崇明区长兴人民医院)于今年1月投入运行。该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康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二级综合性医院,是新华——崇明区域医联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院的全面运行,结束了长兴、横沙两岛无综合性公立医院的历史,极大提升了长兴、横沙地区的医疗服务能力。
八、崇明首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
今年崇明首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项目位于城桥镇东北部,总占地面积约504亩。该项目将与油车湾旧改地块实施联动。目前,征收动迁工作以及配套安置房建设等正在有条不紊开展。
九、“海上花岛”建设扮靓城乡风貌
借花博会东风,崇明加紧建设“海上花岛”,推动基础设施、美丽乡村、旅游服务、花卉产业等全面升级发展,建设花路花田花园花境,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抓好水土林气等环境要素品质提升,潜心打造望得见星空、看得见绿水、闻得到花香、听得到鸟鸣的美丽环境;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努力盘活乡村“沉睡资源”,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让广大群众拥有更加宽广的勤劳致富空间。
十、横沙岛“两闸两河”项目建成通水
今年6月25日,横沙反帝圩泵闸新建工程、文兴港水闸改建工程和红星河、建东河整治工程全面投入通水运行,标志着横沙岛防汛基础设施补上了一大短板,全岛防汛排涝能力和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泵闸、河道周边配套设施完成后,将成为崇明新的“网红”水景打卡点,扩大生态休闲旅游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