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伏后,天气明显热起来,走到哪里都是热浪翻滚,虽然今年受到台风“烟花”的影响,各地不同程度的受灾,但是气温依然炎热潮湿,这也是伏天的特点,如今大暑过后,距离立秋很近了,立秋后天气凉爽,人们精神愉悦,可是立秋后有时并不是立刻凉快,反而会更加炎热,俗语“晚秋热死牛”,今年立秋后天气是热还是凉,听听俗语怎么说。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三个节气,预示秋天即将到来,立秋只是一个季节的转变,与温度的变化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因为只有连续5日均温22℃以下,才能称作秋天,古人把立秋分三候,每候五天,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等到秋蝉哀鸣的时候,说明秋天真的来临了,有诗曰:世间最有蝉堪恨,送尽行人送尽秋。
立秋后天气是否凉快,古人通过很多观察,总结了几个规律,俗语“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那么立秋早晚如何区分呢?大家知二十四节气是用阳历计算日子的,它一年365天,而古人多是阴历计算日子,一年354天,这样二者容易混淆,古人为了更好记忆,用闰月进行矫正,这样每年立秋的时间在阳历上比较固定,但是阴历上可能稍微有几天的差别,古人认为阴历六月立秋就是早立秋,阴历七月就是晚立秋,今年立秋的时间是六月二十九,属于早立秋,所以立秋后天气不会太热。
俗话说“夏有三伏,热在二伏”,所以伏天越长,气候炎热的日子也就越长,由于今年伏天是40天,中伏长达20天,也叫“四伏天”,可见伏天温度比较高,但是若能缩短二伏的日期,那样人们也能早点享受清凉,今年立秋是在8月7日,末伏是从8月10日至8月19日,也就是说民间说的“秋包伏”,俗语“秋包伏,热的哭,伏包秋,凉悠悠”,今年虽说是“秋包伏”,但是只有三天的时间,相对时间比较短,即便立秋后偏热,但不至于过分炎热,人们还是能感受清凉。
另外,民间说“公秋爽,母秋凶”,意思是秋老虎有公母之分,公老虎温度凉爽,而母老虎气候炎热,关于秋老虎公母问题有两种说法,一是说立秋当天下雨,那么就是秋老虎,若是晴天就是母老虎,这主要是受海洋气候及副高压控制,有雨天气就不会太热;二是说立秋是日子是单数为公,双数为母,易学认为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也就是历来受人尊崇的,今年立秋时阴历六月二十九,是单数,所以是公老虎,看来立秋后天气不会太炎热。
总之,俗语“晚立秋热死牛”,今年是个四伏天,是个漫长的酷夏,可是由于台风频繁及雨水降临,又是俗语中的“早立秋”及“红老虎”,大概率立秋后天气不会太热,你们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