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生九子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传说龙生九子,各个不像龙,各有所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是一个极数,表示很多,指一开始龙生了很多龙子。后来九子被具体化,但是哪九子一直存在争议。下文是百科上搜索总结而来。
老大囚牛(qiúniú),
是一位音乐天才,它耳音奇好,能辨万物声音,
爱好音乐,因此琴头上常见到它的雕像。《治世余闻
》有云:“囚牛,龙种,性好音乐。”传说囚牛是众多龙子中性情最温顺的,它不嗜杀不逞狠,专好音律。
外形:龙头蛇身,形状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
常见处:汉族的胡琴上,在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蒙古族的一些琴上,刻着囚牛扬头张口的形象。
老二睚眦
(yá zì
)
,史书记载其嗜杀喜斗,性格刚烈、好勇擅斗、嗜血嗜杀,而且总是嘴衔宝剑,怒目而视,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以增加自身的强大威力。
外形:
豺身龙首,嘴衔宝剑
常见处:
刻镂于刀环、剑柄上
老三嘲风
(Chaofeng),是一种瑞兽,象征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辟邪安宅的作用。在宫殿安置嘲风,也会使整个宫殿的造型既规格严整又富于变化,达到庄重与生动的和谐,宏伟与精巧的统一,它使高耸的殿堂平添一层神秘气氛,能起到祛邪、避灾的作用。
外形:外观似狗或者獒
常见处:宫殿
檐角
处老四蒲牢
(pú láo),
平生好音好吼。原来蒲牢居住在海边,虽为龙子,却一向害怕庞然大物的鲸鱼。当鲸鱼一发起攻击,它就吓得大声吼叫。
人们根据其“性好鸣”的特点,“凡钟欲令声大音”,即把蒲牢铸为钟纽,而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的形状。敲钟时,让鲸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
外形:形似盘曲的龙
常见处:洪钟上的龙形兽钮
老五狻猊(suān ní)
,其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
外形:其形如狮
常见处:常出现在中国宫殿建筑,佛教佛像,瓷器香炉上
老六赑
屃(bì xì),又名
龟趺
(fū)、霸下、龙生九子之一,貌似龟而好负重,有齿,力大可驮负三山五岳。
外形:龙头龟身
常见处:多为石碑、石柱之底台及墙头装饰
老七狴犴(bi an)
,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既是牢狱的象征,又是黎民百姓的守护神。
外形:形似虎
常见处:装饰在狱门,官衙的大堂两侧
老八 负 屃(fù xì)
,
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
外形:身似龙
常见处:石碑头顶
老九螭 吻
(chī wěn),其性情好望喜吞,常站立于建筑屋脊,如皇宫、庙宇和达官贵族的屋顶上,作张口吞脊状,是宅院府邸的守护神。
外形:龙头鱼身
常见处:建筑的屋脊上,做张口吞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