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作者:高校教师多领域访谈
为什么要多运动有人说空腹运动能降低餐后血糖,餐后运动不降反升,并建议医生不再建议糖尿病患者做餐后运动而应改为做空腹运动,这种说法和建议适合所有糖友吗?
糖尿病患者做空腹运动容易发生低血糖,这似乎已经被无数病例多次证明的事实,成为糖尿病患者不宜做空腹运动的铁证。因此,每当糖友一旦提起运动,医生就告诫和提醒患者,万万不可空腹运动,并建议多做餐后运动。
最近我看到了一期关于主张糖友做空腹运动不做餐后运动的视频(图1)。作者以其多年患有糖尿病坚持空腹运动降血糖而餐后运动反升不降的经历和经验,并用动态血糖仪分别做空腹和餐后运动的对比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他的空腹运动不但未发生低血糖,而且还能降低餐后血糖;而餐后运动不但不能降低血糖,反而会形成两个血糖高峰值,从而导致血糖波动超过正常范围,因此得出结论:两点糖尿病人的生理事实,决定了空腹运动不但不会诱发低血糖,反而还可以降低餐后血糖,并建议医生不要再建议糖尿病人再做餐后运动而应改为做空腹运动了。
对这位糖友的经历、经验,以及他的多次实验证明来说,也许他的建议对他和类似他这种情形的糖友是适用的,但对许多与其不同情形的糖友来说是否适用,小编还得与糖友老张为例辦开揉碎来拉理说道。
图1:网络视频截图。
当年老张查出糖尿病之初,血糖控制不是很稳定,空腹虽然在4.5-6.1mml/L以下,但餐后血糖常常在9.8-10.6mml之间,波动较大,均超过4.4mml/L。他跟大多数糖友一样,对运动控糖一知半解,以为任何时间的运动都能起到降糖的作用。因为他有早睡早起的习惯,他每天都在早晨6:00起床,有充裕的时间做运动,于是洗漱完毕后不吃早餐就到学校足球运动场以100米/分钟快步走30-45分钟,结果回到家总感觉头晕,每次空腹运动回来都是如此,用血糖仪一测,血糖均在4.0-4.3mml/L之间,过后半小时血糖又升高到9-10.3mml/L。(详见图2:老张当年做的饮食、运动与血糖记录中的空腹运动血糖)
图2:当年老张空腹运动后的血糖记录截图。记录表明空腹运动后低血糖反弹性升高。
不是说运动能控糖吗?怎么血糖这么低,之后又变成那么高呢?带着这个问题,他咨询了他那位当医生的老同学。
为什么要多运动才能生得快老同学在询问老张并了解老张做的是空腹运动后,明确告诉老张,老张空腹运动后出现的头晕症状是低血糖现象,只是轻微低血糖,好在老张基础血糖尚可,否则症状会严重到两眼昏花直冒冷汗,甚至昏迷倒地危及生命。他建议老张停止空腹运动并改为餐后运动,这样才能预防空腹运动造成的低血糖反弹性升高。
图3:网络配图。
从此,老张接受他那位老同学的建议,改空腹运动为餐后运动,结果在结合“少吃多餐”的饮食治疗方法情况下,收到了良好的控糖效果,不仅没有低血糖现象,而且餐后血糖跟健康人一样正常,为缓解甚至逆转糖尿病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上所述,老张为何空腹运动会出现低血糖现象呢?显然他的空腹运动是在血糖不平稳的状态下进行的。他在运动的时候,尽管不是超负荷运动,但肌肉组织是需要葡萄糖提供能量的,由于老张未进食,机体未得到外源糖补充,他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浓度肯定是偏低的,如果用血糖仪监测一下,肯定低于6.1mml/L,经过运动以后需要增加葡萄糖能量,在外源糖未能进入补充机体运动所消耗的能量情况下,这时机体糖异生,如肝源糖作用产生,分泌葡萄糖以补充原有的葡萄糖能量的不足,于此同时,胰岛素同步分泌,将机体内的葡萄糖充分利用,但机体生异糖的作用对患有糖尿病的老张来说是有限的,加上胰岛素分泌紊乱,要么过量分泌或延后,形成胰岛素抵抗,容易产生低血糖;要么分泌不足,形成血糖峰值延后,容易产生低血糖反弹性升高,显然老张这种生理事实,决定了他在血糖不稳定的状态下,尤其空腹血糖处在低于6.1mml/L状态下,他的空腹运动不仅不能控制血糖,反而还会产生低血糖反弹性高血糖。
图4:网络配图。
那么,当老张在血糖控制平稳不至于波动较大的状态下,能不能做空腹运动呢?欲知其详,请看下回分解。
欢迎阅读评论、转发收藏、点赞关注。创作实不易,您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我的创作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