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眼睛看性格
1.两眼对称,外形稳定,与面部其他器官配合较为和谐。这种人做事情中规中矩,能够合理安排调度自己的时间和工作,并且往往是一个成功者。
2.眼窝深陷,眼球四周看起来有较大凹陷空间。这种人智虑比较深沉,考虑事情详细周到,但是尽管面面俱到,其人所经历挫折也会接连不断。中华民国的缔造者孙中山先生就很符合这种特质。
3.眼球外凸,眼睛大而明亮。这种人智商很高,个性很强,学习上往往是佼佼者,业务上通常是领头羊;目光显露天真无邪的,其人缘较好,大家都喜欢这样的朋友,聪明又够意思。目光比较敏锐的,属于能力很强的领导型人才,往往能够用自己的手腕控制局势,果敢坚决,是事业型人才。清末民初的枭雄袁世凯就是这种特征,外国记者评论说:他有一双智慧而又充满魅力的眼睛。能被李鸿章赞赏为“当今之世,无出其右者”,也就不足为怪了。
4.眼睛偏小,眼睑外部下走,白眼球较多。这种人心思细腻,容易被评判为阴险狡诈,变化多端,不易把握;这种人做事情往往会出人意料,不循常规;交朋友时会显得比较功利,不讲究感情。
5.有眼袋,眼角上翘者;这种人有着较好的异性缘,常常能够获得长辈的欣赏喜欢,成人化的过程较快,能够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周围的朋友或同事打成一片。
作为一个生理器官,眼睛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一个健康、精力充沛的人他的眼睛通常是明亮有力,眼睛转动灵活机警,眼光清晰水分充足;一个疲劳的人眼睛就会显得乏力无味,目光呆滞,眼光混浊;一个乐观的人眼睛通常充满笑容,善意十足;一个消极的人往往眼睛下拉,不敢正视别人的眼光。
著名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刘晓英教授说:一个诚实的人她的眼睛是自信的,说谎的人她的眼角会不自觉地往上翘或者眼睛转动速度比说话的节奏快。很多大公司企业主管在面试时都能发现这个特点。
面对一个诚实的人,他的眼睛坚定浑厚,眼神沉重踏实,你会觉得他对自己的行为有着坚定的信念;他的叙述充满了说服力和感染力,让人不容置疑。
说谎的人在心理上是不确信的,他的眼睛漂浮无根,说话没有底气和正气,面对这种人,你会觉得他在讲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没有信念和可信度;这种类型的人在生活和事业上很难达到既定的目标。
社会交往中,尤其谈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当然不必一直盯住看,最佳的表现是跟所交谈的话题相配合,思考时可以移开视线,表达观点时要注视对方的眼睛;这既是一种社交的礼仪,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同时也是沟通、了解、认识别人的重要途径。美国的成功学奠基人卡内基说:谈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是最起码的沟通技巧。相信这是一个适合东西方的普遍道理。
所以要记住:看着对方的眼睛,然后开始一个有效的对话。
透过眼睛看智愚善恶
眼睛为灵魂之窗,人内心的想法、感情,都会流露在眼神之中,因此观人先观眼;若一个人的眼神灵活则智聪,但若流于狡意,亦非良善;人与人的交往是不是以诚信相交,往往从眼中便可看出端倪,因此眼为监察官。
眼睛可窥人智愚善恶。左眼为三阳,右眼为三阴,人之有两眼,如天之有日月,宜明亮。眼睛为监察官,司视觉。眼需要含藏不露,黑白分明,瞳子端正,光彩射人,或细长极寸,主有智谋及上进心,心地纯良,重仁义,精神饱满,在事业上自有一番作为。
故相理衡真之监察官诗曰:“眼如日月要分明,黑白分明事事成,若问荣枯全在此,智愚寿考任君评。”
左右两眼排列高低相等,表示诚实、个性忠良,能适应社会,六亲情缘良好。眼睛是最能表达人内心世界的器官。与人交往,常可由对方的眼神中查探出对方的真实性及其内心的真正意念,即使说得冠冕堂皇,若眼神闪烁不定,露出邪恶目光,也难以让人相信。一个人可以用口中的言词欺瞒别人,但眼睛显出的言词,绝对瞒不了别人。当我们仔细地盯着对方看,且不难洞察出对方的心意。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脑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就眼睛而论,眼神最为重要,由字义而言为眼之神声,眼睛清表示有智慧,具善良之心。眼神浊为愚贱之辈,性格直率,情绪化,较易衝动,若眼睛炯炯发光,则表示精力充沛,有坚强意志,事业进取心强而持久,凡事容易获取成功。若眼光散发,眼睛混浊,表示精神不专,意志不定,容易受人左右意见,做事漫无目标,处事或谋望诸事不能持久,难能所靠。
若眼睛突露带杀气,往往容易招来凶祸。这与一般凸眼不同,上眼皮肉薄,眼球骨碌碌地凸出眼眶,称为突眼,亦有称为金鱼眼。眼球鼓出為活泼型,性格爽朗,好説话,不善思考,不善隐藏事物,缺乏耐性,易对身边的事生厌,导致做事半途而废。一般突眼的男女都偏向于早熟。双眼距离狭窄,坚忍力强,做事有耐心,可惜目光短浅,器量不大。反之双眼距离宽阔,对任何事物都懂,但不深入;善交际,人缘不错,但处事缺乏恆心而散漫。
眼睛双眼皮的人重感情,亦易感情用事,在感情方面,容易受到诱惑。女孩子则爱打扮,男女皆容易轻信别人,眼睛单眼皮意志力很强,行为谨慎,有冷静头脑,善猜忌,怀疑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