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作者:闲闲财经
五运六气图表
《黄帝内经》云:人与天地参,故五脏各治于时。
对于我们普罗大众来说,对事物的认知,多停留于表。到底人与天地如何参,显然不是从书本上能读来的,要有切身感受。而这个切身感受,倘若我们用高级的说法就是“悟道”。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足见,悟道的快乐,有点超凡脱俗了。
这显然,要从自我感知来谈起了。常言道,入道后三年一小成,五年一大成。咱家,姑且谈谈三年之心得。
2019年,春之末,状态萎靡,一日,晨起,吃了一把花生米,良久,感觉精神自来,十年脾湿,犹如南柯一梦。
“误打误撞”让我学到了两个知识:其一、空腹吃,对食疗更有效;其二、花生米原来有醒脾的功效,这是多年之未知。
于是,一个多月坚持吃,并未有持续的效果,很显然,不仅要“醒脾”,还要“健脾”。
分享心得,也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以前我不信,后来,我越来越信了。
一年后,当我将这经验与兄弟们分享时,一中医同学说,2019年,己亥年,五运六气的土运,碰巧醒脾,合服中医理论,令人茅塞顿开,这算是留下伏笔。
对待湿寒问题,我采取的是自然之法,夏季正午暴晒,如同无意中吃花生米一样,我也是“误打误撞”,得来的。
或许有人就问了,你凭啥“运气”这么好,总是“撞”到?
人与天地参,彼时,湿寒太重,精神萎靡,不同状态对自身的影响更为敏感,只是善于总结罢了。站在2022年春之初,我可以自豪地说,三年来,我没有浪费过一个正午,除非是阴雨天。
2019年、2020年、2021年,三年的入夏之后,正午至少有半小时的暴晒,并不是什么“行为艺术”,太阳底下散步即可。
2019年效果对比最明显,阳光下,心广体胖,一进入空调房,瞬间犯困。正午,手捂神阙穴,能感寒气涌出。阳气稍长,入秋午后,仍然时常犯困;
2020年,阳气日壮,神阙冷气已不明显,寒冰渐融,湿寒仍未根除,入秋后,仍时而犯困,精神不足;
2021年,这一年,最纠结的一年,尽管阳气日长,头油仍在,一度怀疑自己方法是否可取。更加要命的问题发生了,一入伏,就开始头痛得厉害。
彼时,脑海里只剩下“行天道”三个字了。
在做好防暑的情况下继续坚持,头伏的最后一个正午,两边天阳穴的青筋反复上冲导致头疼的问题,突然瞬间被化解掉,那是来自冲脉的一股真气,这突然令人明白啥是“三花聚顶”了。
头疼问题,此后偶有发生,2021年夏季过后,不再复发。精神加固,极少有状态不佳的时候了。
五运六气图表2022
2021年,国庆后的秋季,突然发生了两个问题:眼睛疼和牙疼,甚至两者相互交织出现,的确令人恼火。
一开始,并没有太在意。
牙疼最痛时,可以连带上半个脑袋;眼睛疼时,不敢看电脑、手机。
很明显,这是三年大阳的加持,我的阳气开始旺盛了,肝火与肾阳,期盼你们很久了,当然不舍得去用药损阳。
去掉头疼变得最迫切,在11月份的时间里,我选择了10点就开始睡觉,两周下来,牙真的不痛了,只剩下牙龈肿胀。
非常有意思,牙龈肿胀的部位,又是我右侧上方两个大牙空隙最大的地方,由于空隙过大,以至于最近两年不愿意用右侧咀嚼食物。
12月初,令人称奇的事情发生了,右侧大牙之间的空隙竟然又缩小了,右侧咀嚼食物变得非常令人愉悦。
开心的事情还不止这些,12月底的一天,突然发现长达10年的头上冒油的问题,竟然消失了,这现实是祛除湿气的又一个里程碑事件。
12月份,眼睛由内而外干涩疼痛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主要影响是:你已经无法盯盘看股票,至于看手机,那更是奢侈。
每天两万步的散步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以至于我某一天不得不去爬山,效果稍稍有点改善,这个问题一直持续到春节前夕。
当我看到2022年是壬寅年的时候,突然心里有底了。
壬寅年,水生木之相,木运。
而我脾醒那一年,2019年,为己亥年,土运;2022年木运,当然适合养肝了。
肝主目!
眼睛问题将在什么时候出现好转呢?
立春!这一天,才是真正壬寅年的到来。
2月4日,立春那一天,正常生活起居,眼睛的毛病的确基本消失。这不禁令人感慨,中华传统哲学之博大精深,五运六气学说,真实不虚。
当然了,咱家并非是行家里手,只是用切身体验,来检验相关理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