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作者:谭菜根0972
人不走运怎样去除霉运都想交好运不想触霉运。字面看来“走运”与“倒霉”截然对立,其实二者密切关联、互为因果,俗语谓之“否极泰来”或“乐极生悲”。
悲、喜剧皆为人生角色。生活不可以排练,更不可以过成平铺直叙、一览无余,不同选择、应对成就另一番风景。因家道中落及祖、父羸弱,鲁迅1904年公费赴日学医,期间因观“日俄战争”片受刺激弃医从文关注国民性,虽四易学校、改弦易辙专业却以文学影响参与“新文化运动”,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
心怀忧患冷眼“顺境”。“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处心积虑挽留“顺境”。山大了兽多、林子大了鸟多。被迫“行善”不如主动“积德”。一味计较别人评价或如初进城之“父子骑驴”-六神无主、无所适从;项羽虽“力拔山兮”却因“妇人之仁”放纵对手陷于“十面埋伏”“四面楚歌”。
人怎么去霉运永远不笑话别人。“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倒霉是躲不过之祸。既有仁义之心,更具大爱情怀。“喝水都塞牙”或不可怕,可怕在于因之无信心、不上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以意气风发,更要头脑清醒避免乐极生悲。不似“范进中举”、《水浒传》青面兽杨志人生跌宕,忽而“倒霉”忽而“走运”。
对只见霉运者敬而远之。“行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只盯住微小黑点者忽视99.99%洁白。尽量少“反刍”霉事、不重温痛苦。爬得越高,跌得越重。许多人只记得倒霉忘记走运。神仙不食人间烟火永远不倒霉。祸福辩证,“倒霉”是知识分子重要思考力,许多文人雅士自“倒霉”走向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