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作者:渭南文坛
今日抽签算运气
【作者简介】张春秋,男,1960年生,杨家庄上洼村人,供职于合阳县信用联社。曾有作品在中省市县报刊发表,对文学有兴趣,以笔墨寄托情思。
抽 签
文/张春秋
古往今来,喜欢占卜算挂抽签的人多的去了,我见过的也不少,可是因为抽签而引起烦恼的人却极为少见。不过,也许是我喜爱细心观察事物的缘故,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在不经意间我确实有幸见识过一位因抽签引起烦恼的人,也由此勾起我的一些思考和想法。
忘了具体时间,可能是某年夏天的某一天吧。我们一行四人前往靠近西安的一座庙宇,准确地说是就是位于周至县境内的楼观台。据说楼观台是道教最早的重要圣地,也是道教的发源地,因其经台犹如竹海松林中浮起的方舟,常称楼观台。该台创始于西周,在魏、周、隋、唐各朝都对皇室信道起到重要作用。我们到达目的地后,停泊好车子,拿起随身物品,买票进入楼观台院内,只见院内烟雾缭绕,香客簇拥,熙熙攘攘,全然没有感觉到寺庙里应有的幽静和闲适。
我们一行学着香客的样子,跟随香客们自然而然形成的人潮,不由自主地慢慢进入供奉道教创始人老子的大殿,也是楼观台庙宇的正殿。大殿内庄严肃穆,老子座像
神情达观,一股脱俗出世的气象。香客们有的向座像作揖,有的向座像磕头,有的摇晃着签筒抽起签来,香客们神情凝重,态度虔诚,个个脸上布满着无限的乞求和渴望,好像今日的一磕一揖一拜,会给自己的命运带来无限希望一样。
就在这时,一位香客却一反常态,整个脸上写满了烦恼和幽怨。我下意识地细细观察缘由,原来这位香客抽签运气不佳,抽了下下签。只见这位香客怒气冲冲离开大殿,后边跟随了十几个服侍人员,由此也可看出这位香客身份的不同凡响。
我出于好奇,也抱着“浪闲”的心态,试着也抽了一签,看看自己比这位地位显赫的香客的运气有何不同,不抽不知道,一抽吓一跳,我也抽了下下签,当然,我是一般平庸之辈,抽下下签也好,想到自己平生的运气也没有多少奇妙,没有多少精彩,也就不放在心上,可与我同行的人却放心不下,替我操心。
在同行的干预下,我诚恳地请教了殿堂教长,咨询了下下签之意。谁知,道教长老知识可谓非同小可,一开口便叫我惊叹不已。他言道,你们在尘世应该学习过辨证法
吧,辩证法告诉人们,事物发展到下线走向另一极端时,就会向反方向发展,下下签已经到底,就会向上上签的方向发展,有何不好?长老还进一步说:道教就是你们世人所说的朴素的辩证法,讲究阴阳变化,讲究对立统一,讲究事物无常态,你们世间人可以从中学些入世的道理。
当然,我抽签纯属是“浪闲”,但这次“浪闲”却浪出了觉悟、浪出了明堂、浪出了收获,还浪出了以往的自以为是的无知。
离开庙宇后,走出楼观台,我们一行往停车的方向走去,猛然抬头,看到那位抽了下下签的显赫香客座卧在楼观台门外的草地上,情绪低落,脸色非常难看,跟随他的侍从个个恭维着他脸上喜怒变化。我看这位香客因下下签不能释怀的样子,我以度人之心走向香客,热蒸现卖,将在道长那里
学来、教育我所讲的话以第一人称的口气,装腔作势地讲给他听,这位香客一听座起、二听站起,三听便弯起不常弯的腰身向我致礼,四听时脸上便浮出微笑,看到微笑,我注意到这位香客也是一位凡人,也有常人中的所谓的低贱。
在回来的路上,同行的伙伴都疲倦地迷起了眼睛,我却思绪万千,心情无法平静。
我在想,世间有高人,楼观台的这位道长就是高人,他可能看破了红尘,才来到此山修炼提升,是否在此山中浓缩着辩证法的精华,正是这位高人颠覆了我对寺庙中的道人以及和尚的认知,使我由衷地崇敬起这些道人和尚的高深与渊博来。
我在想,老聃先生当年是怎样悟道的,他的五千言道德经是否道完说尽了世间的大道哲理,是否他的一生就是为了度人而来,度完人而去,这样的仙人以后还会出现吗?
我在想,抽签都是给有作为的人准备的,只有地位显赫的人才在意抽签,才在意所抽之签的上与下、好与坏,一般“浪闲”之人、平庸之人是不在意所抽之签的成色的,因为签在下下,也下不到他现实命运的下下来。
我在想,烦恼都是自找的,自寻烦恼有可能是专门为抽签人发明的。说的也是,你在家不好好地做学问干事情,却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抽签,抽出了烦恼,还要被烦恼所困扰。
我还想,多数抽签的人都是对自己不自信,也有心灵空虚的成份。有的抽签人,做了违心亏心的事心中不安,以抽签寻求解脱,寻求保佑。对这类人,我们只想说,不要给他讲辩证法,不要让其悟道,让他永远生活在下下签的诅咒和烦恼之中吧。
其实,抽签如人生,谁又不是在上与下之间有喜悦有低落,轮回不定地前行着.....。
2018年12月9日写于合阳县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