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作者:每日車评
参加白事影响运气吗最近,非洲国家加纳有群黑人小哥,抬着棺材跳舞视频走红网络。据不完全统计,这段视频其点击量可能超过一个亿,仅在中国便达到3000万之多。然而,这群黑人小哥并非作秀,乃应邀逝者家属进行抬棺。不少中国朋友觉得"人死为大",家中有长辈逝去必定悲恸不已。非洲国家为何对待白事不那么上心?甚至还有点幸灾乐祸的味道。只不过笔者认为,"白事喜办"这个问题上,我们谁都不要笑话谁了。
庄子是战国中期的思想家,又称庄周。庄子老伴去世之后,他不仅不悲伤,相反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歌。当朋友惠施前来吊唁询问庄子:为何老婆死了还这么高兴时?庄子回答: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又回归到死亡,尘归尘,土归土,人死与四季交替无任何区别。妻子离我而去,只是自然轮回法则,我为什么要如此悲伤呢?这便是著名成语"鼓盆而歌"的由来。因此我们老祖宗其实对于办白事,也有很多讲究。
家中有不少老人的朋友一定会清楚,每年冬至、清明祭拜先祖时,会有许多条条框框。比如带何种祭品,以及亲人下葬时有哪些特殊的讲究,这也是我们老祖宗对于办白事的心得。封建时期条件简陋,若恰逢乱世之际天下不太平,如果家中有钱,有人,那肯定大操大办。可只是平民百姓,找口薄皮棺材,选一处还算不错的地埋了,亲人痛哭一场,也就完事儿。像庄子这种豁达的精神,却始终不被主流社会所认可。
我们古人于办白事上,也自创了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习俗,我们这些小辈已经不清楚其中有怎样的细节,但是这毕竟也是老祖宗流传下的一种文化渊源。很显然,普通人既定印象中,但凡哪家有白事后辈要披麻戴孝。来人吊唁时,家属眼眶泛红,甚至还要哭上一回。等到正式下葬那天排场更是大的不得了,若是大家族,必定要筹办盛大白事宴会。会上,不论亲属还是朋友个个皆是悲痛万分,悼念亲人离开。可是正如庄子所说"人死不能复生,"且顺应天地万物的法则,我们为何要对这普通再普通不过的自然规律感到悲伤万分?
参加白事会影响运气吗走红网络的"黑人抬棺",其本质上也代表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加纳与中国相隔万里,但他们却很好的领悟了鼓盆而歌的精髓,也可以说,这个国家的人或许已经勘破生死。其实我国不少地区也有"白事喜办",就笔者个人经历而言,扬州、南通等苏中地区,有上年纪老人家离开人世之后,举办的丧礼都是喜丧。除了家人会痛哭之外,参加葬礼的亲朋好友都是有说有笑,即使开两句去世老人的玩笑也不打紧。甚至不少地区于白事会上,邀请不少专业歌唱、杂技团队,大摆宴席,与会者个个红光满面,十分高兴,显然没有任何悲伤的样子。
无论"黑人抬棺",还是我们国家"白事喜办",这都是独特的文化,或者说每个人对生死见解不同。笔者本篇文章,绝不是刻意讽刺那些自家亲人离开时痛哭流涕。只是笔者觉得,当先人离开,后人也要以现在和未来为重要。适当寄托哀思,可以传承家族精神,但过分悲伤甚至引起身体不舒服,可真是得不偿失。有道是"久病床前无孝子",若是我们这么怀念亲人,何不在其尚在人世之际,便无微不至的尽孝?
难道真的非要等人离开之后,全家人请假又花费不小开销,邀请亲朋好友来大哭一场吗?这或许就是"形式主义"吧。
参考文献 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