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作者:兵说
地雷复卦看财运好不好作者:慎独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排雷英雄杜富国,可谓最引人关注的军人之一。他为了还百姓一片没有地雷的净土,勇敢地走进雷场,为保护战友独自面对随时可能爆炸的地雷,感动了世人。
其实在中越边境,因为战争而遗留的地雷数不胜数,无论是战时还是战后,排雷工兵都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与一般人理解的地雷撒布方式不同,当年越南方面布雷十分随意,树上挂一颗、草里藏一颗、地上放一颗,甚至用箩筐装着整筐地雷,顺山往下倒,滚入草丛很难看见。到了雨季,雨水冲刷泥土翻动,即使是按照雷场布局图布置的地雷也变成了随意撒放的地雷。这对于双方战斗人员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而对于工兵来说意味着无时无刻被死亡威胁。
当年的地雷有多密集呢?某部一个班长为了加固工事走出阵地取土,刚走出几米就引爆了地雷,整个人被爆炸掀飞,在半空中眼看着自己的腿与身体分离飞到天上。刚一落地又引爆一颗地雷,半个屁股被炸烂。由于地雷太密集,以至于前线的战士们有一句顺口溜叫“地雷一响,国家来养”。
战斗时由于时间紧迫,很多时候都来不及叫工兵排雷,面对暗藏杀机的雷场,我军战士往往选择以身排雷,用身体在雷场中开出一条路。如“滚雷英雄”安忠文在者阴山战役中,他所在部队被雷场阻隔,情急之下他和排长一起冲进雷场,结果被双双炸倒。安忠文心想自己必死无疑,干脆用自己的身体开出一条路,避免战友的牺牲。在压爆多颗地雷后安忠文晕死过去,但奇迹般生还,战后被昆明军区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滚雷英雄安忠文
“开路英雄”乔胜清是云南边防部队的一名战士,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所在部队遭雷场阻挡。乔胜清本想用身体滚雷,可他们的进攻路线是一个上坡,乔胜清急中生智,趴在地上用脸贴着草往前爬。因为脸对引线更敏感,更容易发现引线。就这样他排除了十几颗地雷,用脸为队伍开出一条小路,成功突击到越军阵地后方。
开路英雄乔胜清
然而这种排雷方式毕竟是应急办法,不可以推广,很多时候,雷场都需要我军工兵一颗一颗排出来。工兵常用的排雷工具是扫雷器,但在中越边境的复杂地理条件下,扫雷器无法发挥作用。工兵就必须用探雷针在地上一点点扎,凭借手感去寻找埋在地下的地雷。这种方法,我军排除了无数颗地雷,也涌现出无数排雷英雄,但也有不少战士在排雷过程中身负重伤乃至阵亡。
地雷复卦测财运20岁的战士杨再林,一人排雷304颗,战后参加了国庆观礼;17岁战士骆牧渊,在听说杨再林的事迹后,以杨再林为榜样,暗自立下决心,一定要超过他,总共排雷617颗,在排除第617颗雷时被炸伤,全身58处伤口,双目失明。
杨再林
骆牧渊
更为惊险的是尤建华。他是建筑大学的大学生,学的是爆破专业,研究过世界上50多种地雷,有“雷博士”之称。他刚刚上战场时,发现换防的那个工兵排吃饭时不到10个人,原来这个排将近30人中,大部分因排雷受伤残疾,留在战场上的只有7个人。就连阵地上的狗都有不少被地雷炸死的。雷场一上来就给尤建华一个下马威,一颗压发雷发生半爆炸,5颗钢珠打进尤建华身体,他忍着剧痛把钢珠一颗颗挖出来。
“雷博士”尤建华
在一次任务中,为了节省时间,尤建华决定在雷场中开出一个个碗一样大的坑,间距1米左右,这样脚踩着坑一步步就能迈过去。他先开出一个坑,脚尖踩进去,
与他同行的小战士也开出一颗雷,想递给他。就在小战士要落脚时,尤建华高喊别动。他首先在他与小战士之间开出能容纳脚尖的小坑,脚尖迈进去接过地雷,排除后放到安全区域,然后他在脚后跟正下方竟然探出3颗雷。
小战士吓得哭了出来。尤建华让他不要动,他双脚站定,在双手能够到的地方又排出17颗雷。探雷针在尤建华手里就像长了眼睛,扎进土里就知道有没有雷。就这样尤建华一点点开辟出一个个坑,两个人一点点蹭出雷场。两个人踏出雷场后犹如迈出鬼门关一样长舒一口气。据统计,尤建华总计排雷1101颗,一年穿坏8双解放鞋,磨坏7根钢制探雷针。战后被授予“排雷英雄”称号。
工兵在排除地雷
不得不说,虽然尤建华排雷技术数一数二,但是能从如此可怕的雷场中全身而退的还是需要些运气。显然不是所有人都有如此运气,某部一名排雷大王排除了1201颗地雷,准备明天下阵地到后方修整,在回营地路上他想坐下休息,随手把探雷针插在地上。谁知他正好插在了一颗雷上,爆炸催毁了他的双目和双腿,落下终身残疾。
如今,边境的地雷已被排除,当我们领略大好河山时,请不要忘记这是战士们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