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眼睛看健康
語云"眼睛若明亮,全身就光明",眼睛是靈魂之窗,一個人給別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眼睛有沒有光采,看起來有沒有精神。當然,如果魚尾紋太多的話,也會不小心洩漏了年齡的秘密,所以我們可以從一個人的眼睛看到這個人的健康及精神狀態。
中醫認為眼睛是體內五臟六腑的反射區,所以我們可以從一個人的眼睛看到這個人的健康及精神狀態,而中醫的眼診是以五輪學說為診斷基礎,如:
˙ 黑眼珠稱"風輪",所以黑眼珠會反射出肝、膽的問題。
˙ 內外眥稱"血輪",所以內外。
˙ 會反射出心與小腸的問題。
˙ 上下眼瞼稱"肉輪",所以上下眼瞼會反射出脾胃的問題 ? 白睛稱"氣輪",所以白睛會反射出肺與大腸的問題。
˙ 瞳孔稱"水輪",所以瞳孔會反射出腎與膀胱的問題。
眼診中觀察眼神是很重要的,眼神是觀察人的心境和臟腑功能的視窗,由此可測知一個人的臟腑健康狀況,以及心神是否安靜。正常眼神:一般情況下具有眼睛黑白分明,光彩清瑩,面容清爽明朗,有水汪汪之感。
異常眼神:
1. 目光呆滯,常常凝視定點:常見於精神疾病患者或內心有難言之隱。
2. 眼球不斷上下左右亂轉,視線不斷改變:代表內心緊張不安焦慮狀態。
3. 目不轉睛,凝視一點,同時臉部肌內僵硬如戴假面具,表情呈呆滯狀:多半患有精神分裂症。
4. 眼珠轉動不停,不斷地改變視線;提示此人心緒煩亂,精神緊張,心情焦躁。 5. 常用斜眼看對方:多提示肝膽氣虛,易緊張、內心恐懼。
眼睛的形態:
1. 眼睛看起來清澈且目內外眦顏色淡白:多表此人偏寒症,屬寒性體質。
2. 上下眼瞼浮腫且上下鮮明者:多代表有水腫或呼吸道有痰飲問題。
3. 眼睛上下偏灰暗或呈現青色暈者:多代表疲勞、失眠或情緒憂鬱。
4. 眼白帶有血絲,眼皮輕微紅腫又面帶倦容者:多代表疲勞過度缺乏休息。
5. 在中年後目內眦有黃色斑塊者:是脂肪沈積,不需要治療,如果數量很多,就有可能是高血脂或脂肪肝,要趕快看醫生。
6. 鞏膜(眼瞼)呈黃色者:要考慮黃膽問題。
7. 眼瞼皮膚有多發性出血點,顏色呈紅色或紫色或成片狀者:要考慮血液疾病如貧血﹑紫癜症。
8. 眼睛看起來像喝醉酒又流淚、身體發熱兩頰紅、手指頭末稍發冷者:將出疹之症(如麻疹、水痘)。
9. 老人腎氣衰--下眼袋腫,如果年輕人出現這種現象代表脾腎氣虛,應注意補脾腎。
10. 急性腎炎病患--早晨起床眼皮腫。
11. 眼皮及十隻手指微腫者--常見於久咳患者。
12. 喜歡眨眼且兩眼乾澀者:是肝腎陰虛,常見於乾眼症﹑無淚症。
13. 眼睛紅且多淚,多為肝熱,常見於淚囊炎﹑淚管阻塞﹑沙眼。
14. 老人的瞳孔較年輕人小,是因為腎虛的緣故。
15. 婦女如果出現眼瞼上下眼皮處有灰黑色情況,則意味者有白帶或月經失調等生理問題。
阅人看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在电视或者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恋爱中的男女往往用语言和眼神的微妙配合去表达情感,女人有时用语言去表达拒绝和不情愿,但男人不仅仅听这些语言,他还可以从对方眼睛里体会她的真实想法,有时拒绝往往意味着有条件的同意,生气不过是掩盖心中的欣喜;只有傻瓜才会受到女人语言的束缚。青年男女通常所说的“来电”也正是这个道理。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梅赛因说:眼睛是了解一个人的最好工具。真是此言不虚!语言可以说谎,但眼睛不会。
从社会调查经验看,我们可以对不同的眼睛可以做出如下概括:
1. 两眼对称,外形稳定,与面部其他器官配合较为和谐。这种人做事情中规中矩,能够合理安排调度自己的时间和工作,并且往往是一个成功者。
2. 眼窝深陷,眼球四周看起来有较大凹陷空间。这种人智虑比较深沉,考虑事情详细周到,但是尽管面面俱到,其人所经历挫折也会接连不断。中华民国的缔造者孙中山先生就很符合这种特质。
3. 眼球外凸,眼睛大而明亮。这种人智商很高,个性很强,学习上往往是佼佼者,业务上通常是领头羊;目光显露天真无邪的,其人缘较好,大家都喜欢这样的朋友,聪明又够意思。目光比较敏锐的,属于能力很强的领导型人才,往往能够用自己的手腕控制局势,果敢坚决,是事业型人才。清末民初的枭雄袁世凯就是这种特征,外国记者评论说:他有一双智慧而又充满魅力的眼睛。能被李鸿章赞赏为“当今之世,无出其右者”,也就不足为怪了。
4. 眼睛偏小,眼睑外部下走,白眼球较多。这种人心思细腻,容易被评判为阴险狡诈,变化多端,不易把握;这种人做事情往往会出人意料,不循常规;交朋友时会显得比较功利,不讲究感情。
5. 有眼袋,眼角上翘者;这种人有着较好的异性缘,常常能够获得长辈的欣赏喜欢,成人化的过程较快,能够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周围的朋友或同事打成一片。
作为一个生理器官,眼睛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一个健康、精力充沛的人他的眼睛通常是明亮有力,眼睛转动灵活机警,眼光清晰水分充足;一个疲劳的人眼睛就会显得乏力无味,目光呆滞,眼光混浊;一个乐观的人眼睛通常充满笑容,善意十足;一个消极的人往往眼睛下拉,不敢正视别人的眼光。
著名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刘晓英教授说:一个诚实的人她的眼睛是自信的,说谎的人她的眼角会不自觉地往上翘或者眼睛转动速度比说话的节奏快。很多大公司企业主管在面试时都能发现这个特点。
面对一个诚实的人,他的眼睛坚定浑厚,眼神沉重踏实,你会觉得他对自己的行为有着坚定的信念;他的叙述充满了说服力和感染力,让人不容置疑。
说谎的人在心理上是不确信的,他的眼睛漂浮无根,说话没有底气和正气,面对这种人,你会觉得他在讲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没有信念和可信度;这种类型的人在生活和事业上很难达到既定的目标。
社会交往中,尤其谈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当然不必一直盯住看,最佳的表现是跟所交谈的话题相配合,思考时可以移开视线,表达观点时要注视对方的眼睛;这既是一种社交的礼仪,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同时也是沟通、了解、认识别人的重要途径。美国的成功学奠基人卡内基说:谈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是最起码的沟通技巧。相信这是一个适合东西方的普遍道理。
所以要记住:看着对方的眼睛,然后开始一个有效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