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作者:静允Grace
带财运的小名近日无意中看了一档拍摄时间为2012年某地方频道的关于家庭理财的电视栏目,鲜为人知,其节目内容放到时隔五年后的今天也很符合时宜,个人甚至觉得随时近年来的发展显得更有趣。内容讲的很简单,嘉宾选择也很具有代表性。
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夫妻俩,上有老下有小,计划生第二胎。在北京和上海,夫妻共同持有三套不动产(共市值约700万人民币),北京通州的小户型住宅当年以约80万购入,现市场价约160万(2012年),其中两套全款一套分期,定期存款70万,分别稳定月收入各有2万人民币。两口子的性格十分互补,丈夫偏向于稳健型,妻子偏向于激进型,妻子长期从事房地产相关职务,为了将现有资产利益最大化,提高生活质量,妻子打算卖一套房子,投入近百万元用于购买上海某商铺,以此家庭为例,现场10余名金融从事者提出科学合理的家庭理财建议,并由两方理财规划团队现场根据其家庭情况,拟定出最适合夫妻俩的家庭资产配置计划书。
抛开节目特性,但从其中的对话交流来看,国内的大众理财方式还是明显倾向于保险,其份额较重,有趣也写实的是,当理财师建议增加保险购买比例的时候,嘉宾流露出的神态和反应也很有意思,我理解的表情就是“我接受保险,但不接受介绍保险的你”,观看完整视频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
节目里面提出的几点言简意赅却非常关键的内容,总结如下:
1. 以嘉宾为代表的家庭,明显固定资产比重过大,以避免资产配置过于失衡,若要投资商铺,必须同房产置换。众所周知,商铺风险大于住宅,必须了解商铺的租金回报再选择,以降低投资风险。
是不是感觉此行为模式似曾相识呢,近几年,持有大量不动产,缺乏资产管理的商人老板们,就某一次投资栽了跟头,流动资金周转不灵,无奈之余,再去找银行借贷应急。随着近几年市场不景气,腰包越勒越紧走下坡路的案例不在少数。这种情况,单发生在我个人身边也不低于80%。其灾难仅仅源于八个字:固定资产比重过大!
单从购买商铺的风险来讲,十年前家里全款购入位于商业繁华主城区,而且还是教育重点发展区中心地带的地下商铺,按道理讲,也算是捡到宝了吧,世事难料,老板卷款跑路了,留下一摊钢筋、水泥和土……后来打过官司报过警,甚至上过电视台报道,却至今无人问津,变成死资产。
虽然只是个例,同样反映出风险跟收益之间的微妙关系,而风险控制是投资人必须拥有的主观意识。
记得16岁的时候,在学校上Principle Of Accounting(POA)这种最入门级课程的时候,老师每堂课至少要说八九遍的话:“记住无论以后学到多高级别的知识,做生意也好投资也好什么都好,永远记住Assets=Cash+Liability (资产=现金+负债)。”
虽然也不太认真听课,那一年重复下来,这辈子也怎么都忘不掉了。随后的几年里,总是听见一些老板的悲惨故事的时候,脑海里就冒出来一串弹幕……(公式)
资产=现金+负债……资产=现金+负债……资产=现金+负债……
虽然心存感激老师教诲,本人尚未发家致富,关于这条永恒的公式,估计只有起起落落的老板们领悟最透彻吧……
2. 以足球阵型为图,秒懂各种理财方式
足球 ,各种理财方式所扮演角色
b. 定期存款:人人皆知,通货膨胀,人民币贬值……最近发现京东金融推出一个存钱有理,计划理财方式,年轻人可以分四种目标:工资,结婚,旅行和买房,进行定额存款,七日年化率为3.9050%,并随时可取,绑定一张储蓄卡,自己规定扣款时间和金额,然后就不用管了,如果中断顺延次月。实验了一下,绑定了一张空卡,选择旅行目标每月11号存入100元,两个月后总资产有212.36元。
d. 信托,债劵类投资:专家的建议是先观察几年看看,在一二线城市,选择信托的群体还是较多的,近几年是信托的集中兑换期,专家也说的很明白了,就是观察公司靠不靠谱,是讲诚信呢还是卷钱跑路……
e. 房地产&黄金实物&收藏品&股票:这几项都是大众很熟悉的了,简单一句话,要么拼运气要么靠眼力,多说也无益,近日买地皮,人人观重庆。
3. 节目最后有一个很有趣的心理测试来检测个性和理财偏好,大家一起来玩玩吧:
背景描述:出国旅行过程中,购物是很重要的行程体验,你看见一个商店,就立马进去逛逛,进去以后发现有样东西很喜欢就花钱买下了,问题是:以下选择中你会购买什么呢?
A. 古董相机
B. 手工织毯
C. 古银首饰
D. 书画工艺品
带财字的小名想一下自己的答案,稍后 揭晓……
节目中,主持人选择的手工织毯,嘉宾夫妻俩很有默契的选择古银首饰,现场好几位专家同样选择的古银首饰,只有一位中年专家选择的古董相机。虽说个人理解的心理测试只是通过一种很有趣的问答形式,总结其规律进行人群分类来判断的某种特性,但如果说大家看完视频,知道答案之后,回头再结合各位回答者的工作,人设和大概背景会发现,测试答案不无道理。那么我呢,第一时间选择的是古董相机,这和女生爱拍照完全没关系,理由稍后解释。
看到这里,你是否也有了心中的答案呢,解释如下,仅供参考,请对号入座:
选择A 古董相机:
在开源和节流方面,更加偏向于开源,更加愿意去挣更多的钱增加收入,而不是省钱节约,品味非凡,所以花钱买的东西具有一定保值性。
选择B 手工织毯: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
选择C古银首饰:
此类朋友非常务实,理智,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当有了一定积蓄的时候,愿意通过合理的理财方式,花钱进行投资和理财,其花钱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多。
选择D书画工艺品:
此类朋友非常的浪漫~没有太多理财观念,有多少花多少,用到哪里是哪里。
准不准都一笑而过,那么为什么我会选择的是古董相机呢,其实原因也很接地气,我是这么理解的:
书画工艺品:关键字“工艺品”,而非艺术品或藏品,这个字眼在我眼里等同于摆件、摆设,再加上世界的Made in China,此类相对比较容易拥有吧。
古银首饰:“银”看起来很有贵族气质,印象里最近银的市场价格几块钱人民币。
手工织毯:一看就跟“家”联系上了,有家的地方就有温暖呀,虽说是纯手工编织的有历史传统和工艺技术含量,但含金量相对低呀。
古董相机:我既不研究古董,也不研究相机,只是记得小时候在香港某数码城看见一款老式莱卡相机,在玻璃橱窗前认认真真数了好几分钟的小数位,当年约13万。
看见这个选项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值钱!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啰嗦到这里,我是不是还没有说这个节目的名字?
感兴趣的朋友请搜索这档录制于2012年的节目《全民理财季》,放在那个时期,个人觉得节目组还是很用心,题材也很超前,可惜大众全民理财意识至今还算淡泊,从数字上来看收视率并不高,希望有理财意识的朋友看完之后有所收获。文章写的是121118这期,这里就偷个懒不放链接了。我是很幸运的,至今为止至少过手超过7位数字的货币,然而严重缺乏理财观念的自己,换取的只是一种生活体验而非增长空间。这深刻的教训,突然发现也许我们从小该认识一位人见人爱的朋友,它的大名叫财富,小名叫“钱”。
今天你不理财,明天财不理你
就算你理财了,财就理你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