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作者:配置者说
提高财运又要周末了,无心写深度文章,吃几个瓜。
一是小红书上有人炫富老公月入8万+:
月薪82500元。
8万的月薪收入,甚至能超过很多人一年的工资。
传闻该女子新婚不久,是兴业证券的从业人员,中金一看舆论起来了,马上对涉事男子进行停职调查。
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显然装逼装错了地方。而且合规意识淡薄,什么能发什么不能发,心里没点数吗?
我先给大家普及一下一些信息,中金证券并不是传统规模最大的几个头部券商,但中金一直是薪酬的头部券商。
聚焦投资银行业务,网点和营业部都不多,所以人少创利多,自然人均薪酬很高。
大部分券商主营经纪业务,就是赚二级市场的交易佣金,跟投行比苦很多,但跟其他非金融行业比呢,又还不错。
兴业证券也不是兴业银行的亲儿子,兴业银行的亲儿子是华福证券。
兴业银行和国际上著名的法国兴业银行也不是一回事。
A股向来很喜欢乱七八糟的联想,注重博弈的同志可以看看兴业银行有没有被股民丰富的联想错杀。
另外收入证明也不一定是真的收入。
首先大家得知道收入证明的目的是什么?
办事呗,办什么事?顾名思义证明自己的收入能力,绝大部分都是为了贷款,比如房贷和信用贷。
那我问大家,公司有没有虚报员工收入的动力?
考虑3秒,3,2,1。
当然有,好的公司自备给员工的低息甚至无息房贷。
没那么好的公司,为了满足员工的拥有本地房产的美好愿望,也愿意在证明上稍微提高下数据,便于贷款额度的提高。
这样员工也会感恩戴德,努力工作。
基于合规风控的经验,我也见过更恶劣的自融。
比如一些房地产公司,对员工称集团内部有收益很高的理财产品,抢到就是赚到。
没钱是吗?公司给你出具高额收入证明,多家银行信用贷搞起,利差全是你的。
高收入证明,员工既获得了面子,也获得了高收益的希望。
结果很残酷,往往公司内部理财出现问题,员工还得自己想办法解决银行贷款。
请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不过中金公司算正经公司,就算虚报,也不会多虚报到哪里去。
可惜炫富引起公愤,发酵之后必须处理。
天上不会掉馅饼,最近还有个例子,传闻腾讯某技术大牛听信内幕交易,借钱过亿杠杆押注。
图片重点:大家追随老师这么多年了,也知道他的人品,他的技术。这么多年来勤俭节约,房产都没有炒,房产都没有炒,兢兢业业工作,一失足被带进去了2021~2022的股票里,大家都懂的。
什么叫房产
都
没有炒,
失足
搞股票,大家都懂的。
炒股人又被精准打击,太气人了。
因为传闻是内幕交易,我顺带说一个几年前的真事。
我认识的某上市公司大股东实控人,在各大银行办理业务时,银行员工会问他股票能不能买,他说能买,我这不是来贷款做大做强么。
这算是一手消息了吧。
结果该上市公司多年没回到高点,我知道的就有不少银行员工割肉。
银行员工能利用信贷规则提前获得该上市公司的流水和财报,也能去公司工厂现场调查,加上实控人的肯定信息。
依然没得到理想情况。
所以当有人向人透露一些小道内幕消息时,多问问自己凭什么?
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上不会掉馅饼。
话说回来,我也自黑一下,不自黑不舒服。
我之前写过平安的息差策略逻辑,看好腾讯的流量花式变现,等等等等。
从目前看,貌似暂时都错了。
好在我承认自己无知,用分散应对。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单个资产真的不重要
所以无论单个资产如何暴雷,影响都有限。
昨天我也说了:
真正的价值投资在一级市场,而且这类投资往往还自带隐性的条款,典型如抽屉协议,明股暗债。
二级狗务必有二级狗的觉悟,不过二级市场也不是一无是处。
一级市场同样不容易,有无数智力和财力都是人中龙凤的准天才内卷。
你猜王国斌大佬为什么去了一级市场后又回来二级市场?
小富靠能力,大家只要勤劳,肯定有饭吃。
腾讯这位技术大牛身家小富肯定算,甚至可能是中富。为了大富,结果唏嘘返贫。
真暴富的途径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可能教得了别人了?
现在的我已经诚实的承认大富靠运气。
成功的组成,实力和运气缺一不可,小富更靠实力,大富更靠运气。
但我也觉得年轻人没到时候这么想,可以趁年轻,还能翻身的话,适当博几把,方法论我这里有,用投变这种思维,人工合成风险收益不对称的赌局。
我其实挺幸运,风险事故见的多,还是有不少优势,人到中年,也意识到自己不是万中无一的天选之人,虽然也难免有刻板印象,但维持住小富不难。
越来越觉得,投资中心态才是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