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作者:掌上春城
石来运转指什么生肖动物掌上春城讯9月17日,2020中国昆明国际石博览会正式开幕。本届石博会共有国内近30家协会参与,主题为“玉出云南、石来运转”,5万平方米的展馆包含珠宝、玉石等观赏类藏品及珍珠、钻石等首饰,打造了一场石界盛会。
此次展会共设7个展馆,1、2、7号展馆集中展示翡翠、彩色宝石等珠宝类产品;3号展馆集中展示国内外优秀珠宝原创设计、玉雕艺术作品等;4号展馆主要展示大理石、黄龙玉、矿晶、画面石等观赏石精品;5、6号展馆展品来自省内外石协会、商会,集中展示黄龙玉、琥珀、观赏石等。
摩根石、虎眼石、黄水晶、石榴石……一进4号展馆,临近出入口的一展位前整齐排列着数十种颜色、材质不同的手串和项链,每串统一定价30元。展位负责人林先生说,他们公司的首饰都由纯矿石加工而来,成色好、瑕疵少。“今年我们带来了上百种产品,仅是展位上就有96种,上午9点开馆至11点,销售额已经有好几百元了。”在6号展馆,天然翡翠、新疆金丝玉等产品也特色各异,在波兰天然琥珀蜜蜡展位前,波兰商人带来的琥珀蜜蜡饰品颜色金黄、质地光滑,较为亮眼。展位负责人介绍,这些原石都来自波兰,用手搓热后,会散发淡淡的松香味,根据顾客需求,他们可用原石现场设计加工产品,不收取手工费。
除了常规翡翠玉石产品,特色展厅是本次石博会的一大亮点。其中,4号展馆打造的“石空间”呈现了750余件作品,包含岭南玉雕大师高兆华作品《渔讯》、中国玉雕大师刘东作品《菩提树下》等。3号展馆珠宝文化艺术周设计师馆则是不同风格的融合,如文物造型的冰箱贴、杯垫等文创产品,以及用中国元素设计的丝绸之路系列产品。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罗伯健在开幕致辞上表示,中国昆明国际石博会至今已走过十四年,规模档次、内涵层次、品牌效应、综合效益不断提升,形成了良好的产业格局,逐步成长为国际化、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品牌展会,也是亚洲规模最大、品种最全、专业化程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第一品牌石展。
今年石博会集行业交流、新品展示、信息发布、贸易成交为一体,是弘扬、传播石文化的重要舞台,更是以石会友、融合展示云南形象的石界盛会。希望通过不断完善,能把石博会办成国内最好、国际一流的品牌展会,成为促进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石文化和石产业的重要平台,力争把云南建成面向全国和全世界的石产业基地。
园可无山 不可无石
古有“园可无山,不可无石”“园无石不雅”“石配树而华、树配石而坚”之说,漫步于4号馆“石空间”的竹林小道和蓝瓦灰墙间,全国各地奇珍名石与馆中的园林、家具、字画、茗茶等元素巧妙结合,突破传统观展形式,为观展市民提供身临其境、观石赏石的互动体验。
国家一级观赏石评鉴师、上海观赏石协会名誉会长许文强认为,“形、质、色、纹、韵、配座、命题”是认识鉴赏石头的七大要素,将名家作品置于园林艺术之间,能够形象传达石头的特质和灵性,增强爱好者和收藏家对石头优劣的辨别能力,推动赏石作品作为居家装饰品走进寻常百姓家,提高收藏喜悦和投资效益。
石博会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石空间”筹备多年,今年首次亮相石博会,布展面积为1500平方米,以中国传统“家文化”为载体。去年11月,组委会委托云南省天然大理石研究会、柳州奇石馆、泸州市女子爱石协会等专业赏石评审组织为展会挑选收集名石。在确定参展的750件作品后,园林设计师根据名石的不同类型和主题,将展示空间划分为山、水、院、室四个板块,展区内分设多个展室。黄龙玉精品观赏石《东方雄狮》、大理石名品《画境天成》《白鹿原》《艳阳高照》等均置于展厅中。主舞台还将开展集体茶艺、国风演奏、香道赏析、书画鉴赏等相关活动。
为增强亲子互动感,普及石头相关知识,“石空间”矿晶专区邀请到上海市矿物化石研究会设置科普专区,引导孩子通过研磨、对比、光照等方式认识了解石头。展会期间,“石空间”还将举办2020黄龙玉高峰论坛、石头与风水、赏石与茶生活美学论坛等十余场专业论坛。
石来运转指什么生肖动物破损玉饰换模样
彩线和玉石组成的珠宝饰品民族特色浓厚、花朵造型的蓝宝石戒指尽显奢华……在珠宝文化艺术周设计师馆,这些自主设计的产品各有亮点。
在云南海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展位前,流苏、中国结等元素的数十种结艺珠宝与其他展馆的饰品完全不同。该公司珠宝结艺设计师马海玲介绍,很多玉石产品都是用一根黑绳子连接,造型和佩戴形式较为单一,无法体现玉石特征。对此,她探索加入配色,用不同的打结方式将彩线与玉石连接,设计出了不一样的产品。同时,针对断镯无法修复或粘合后影响美观的问题,她在不破坏原有的基础上,用绳子将裂痕藏起来,设计出一件新饰品,如破碎的翡翠手镯修复后可以挂在胸前当项链。
除了本地企业,来自香港一珠宝公司的产品也极具设计感。相关负责人介绍,和普通宝石产品相比,他们的产品立体感十足,并融合中国元素。如十二生肖系列中的兔子名叫喜悦,其肚子由珍珠组成,头上顶着金子做的胡萝卜,和普通吊坠相比造型更活泼。
同时,近百件欧洲古董珠宝珍品也在该展馆亮相,众多博物馆馆藏级别的古董珠宝藏品第一次对昆明公众展出。走进展厅,17世纪晚期的“太阳王路易十四肖像吊坠”,维多利亚时期的趣味珠宝“黄金象牙舞会记录本”,装饰艺术时期的“蓝宝石钻石双夹式胸针”等顶级古董珠宝产品在聚光灯下显得更神秘。
珠宝文化艺术周设计师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珠宝文化艺术周”是中国昆明国际石博览会的重要活动,已连续举办两届,在行业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本届“珠宝文化周”在内容、形式和特点上实现优化和提升。其中,设立了品牌设计师展区、DGI设计师展区、高校展区、独立设计师展区、欧洲古董珠宝展示区,共计158个标准展位。联合云南大学滇池学院DGI滇池国际宝石中心,首次邀请IGI国际宝石学院等权威机构,举办昆明国际石博览会主论坛1场,分论坛3场,及17场面向广大珠宝爱好者及消费者专题活动。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怡 冉光雯/文/视频 刘凯达/图
责编:杨蓉
编审:吴晨萍
终审:李严